红楼之林如海重生全文免费阅读尽在阿喜小说网
阿喜小说网
阿喜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乡村小说 科幻小说 架空小说 重生小说 短篇文学 推理小说 伦理小说
小说排行榜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官场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耽美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媳妇进村 隔岸芳烬 四面夏娃 亲密代价 妖极逞威 沦陷悲哀 泻簬天肌 龙珠世界 缴情妻子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热门小说
阿喜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作者:双面人 书号:356  时间:2016/9/14  字数:11234 
上一章   第066章    下一章 ( → )
皇帝南巡是何等大事,一经提起,便是朝野震动,但是对于林如海而言,却是劳民伤财举动,国库本无银,宣康帝南巡,须得建驻跸之所,苦只有百姓。

  林如海拿着消息,暗暗皱眉不已。太祖皇帝当年六次南巡,甄家接驾四次,贾家和王家各一次,亏空无数,那种场景真真是金山银海,奢华至极,多少百姓为此付出所有,但是他记得上辈子宣康帝并没有南巡,今生如何忽然想起南巡了?

  林如海不知道宣康帝南巡还是因为他。

  宣康帝看重太子,从来没想过其他皇子继位可能,如今九皇子对太子忠心耿耿,七皇子渐渐消停,不大管事了,只有一个四皇子依旧不肯放弃,朝中上蹿下跳,借其母族势力联络朝臣。宣康帝心里十分不,闻得四皇子还不曾放弃林如海,林如海就是自己钱袋子,宣康帝赞其忠心,意唤取进京,又恐旁人趁虚而入,江南生事,忽一,想到自己年近花甲,自登基后未至江南一次,不觉起了心思,一面巡查民间,一面赏玩江南。

  当然,宣康帝喜林如海,特特指定林如海接驾。

  太子虽然爱民如子,起先也想革除籍,抬高商贾身份,但是他长于皇宫,吃穿都是好,连宣康帝都不如他,哪里知晓民生疾苦?即使知道各地天灾*,也只是从纸上知道,并未亲眼所见,不知其惨。再者,底下人奉承,都是歌功颂德,他们就不知道了。因此太子听说后,也想陪着宣康帝一起,沿途侍奉。

  不是太子咒宣康帝,宣康帝毕竟年纪大了,千里迢迢,若是出了什么事,太子坐镇京城监国,对此鞭长莫及,岂不是后悔莫及?

  郭拂仙倒是明白林如海子,可惜他无法劝说宣康帝不要南巡。

  宣康帝既已决定,礼部当即拟定礼部沿途所到之处,命人马加鞭地送去消息,令各处官员好生预备驾。郭拂仙暗暗叹息,消息先到,各地官员,势必都有所提防,绝不会让宣康帝看到百姓凄惨之状,南巡还有什么意思?

  既是南巡,由北至南,北起京都,南至扬州,终正是林如海所辖之处。

  林如海苦笑,宣康帝二月起驾,南巡之意乃是去岁年底提出,彼时正月,宣康帝大概三四五月份抵达扬州,宣康帝总不会一气抵达扬州,还得巡视各处,亦有停留,六七月份抵达江南也是有,这几个月自己该当如何建造行宫?盐政虽然有银子,可是他不愿用此处,他们家年年都有进项,大半都贴百姓身上了,除非倒贴上林家所有家业,否则无法建造。

  驻跸之所所用规制极为严格,大到锦亭画廊,小到桌椅摆设,绮罗彩灯,每一样都有御用规制,总不能用他们官中去驾,每一样都得花无数银子。

  林如海有儿有女,早就为儿女打算好了,他可没想过倾阖家之力去接驾,就是愿意,一时之间也筹措不出那么多银子,他们家现钱不多。再说,林如海现今住衙门后院,并非自己宅子,他们家扬州虽也有几座宅子,却都占地不大,不能做接驾之地。扬州本就繁华,林如海也不想太过扰百姓,推翻无数房舍,只为建造行宫。

  思忖半,无奈之下,林如海叫来刘瑛等扬州官员,以及自己麾下盐官,还有各家盐商,一同商议宣康帝南巡,扬州接驾一事。

  礼部奉旨传来消息指明了扬州驾,林如海不能掉以轻心。

  闻得宣康帝即将南下,除了林如海忧心忡忡外,其他人竟都是欢喜不已,宣康帝过来,作为官员都要面圣,这是求都求不来福分,以他们许多人官职等闲哪里见得到龙颜?那些盐商们哪个不想?也都面,看到林如海神色,问道:“林大人愁什么?”

  林如海微微一叹,将自己所担忧之事说了。

  刘瑛眉头一皱,道:“距圣驾抵达之时只有几个月功夫,说不定还会早到,若要建造行宫怕是时间不足,其他样样都得耗费工夫,大人担忧得有理。”

  林如海道:“旧年年底才了盐税进京,此时也没有银子。”

  他说话时,目光掠过众人,此话当然是说给众人听,盐政怎能没有银子,不过他本就不赞同宣康帝南巡,实不愿银子如此花将出去。他特特叫来这些盐商,未尝不是打着这些盐商家产主意,相信他们肯定乐意出钱建造行宫。

  刘瑛环顾四座,登时会意,道:“这可如何是好?”

  林如海沉默不语,面色忧愁。

  吴越心中忽然一动,起身笑道:“江南园林甲天下,咱们扬州不比姑苏逊,我们家虽然不济,银子却还有几两,也能请得到工匠,另外砖瓦木石都有,原本打算建园子,先用行宫上罢,若是齐心合力,三四个月工夫,足以咱们将行宫建将起来了。”

  他看了看其他盐商,问道:“不知几位兄台如何?各家都出一些银子工匠砖瓦木石。”

  他们早有此意,上回自己出钱赈灾,得了宣康帝御笔匾额,这一回若是用心,说不定还能见到圣容呢,因此都点头答应,各家皆出,两三个月便能建造好行宫了。

  林如海素知他们豪富,海家盐商曾经耗资百万,一个月内建造出一座冠绝天下园林,扬州亦是首屈一指,摸了摸长须,道:“各家有心了,只是这选址于何地才好?衙门狭小,后院也不大,不能做驻跸之所。”

  刘瑛笑道:“瘦西湖如何?瘦西湖畔建造行宫,山清水秀,想必圣人极满意。”

  林如海却道:“瘦西湖畔哪有那样大地儿?且都被各家建造园林占据了。”许多盐商都瘦西湖畔修建别院,悉数精致非常。

  吴越想了想,道:“大人莫急,我们园子多瘦西湖畔,又是相邻一处,那一片山水景好,认真建话,其中能连成一片,不如用我们几家相邻园林罢,许多都不必费事,只需改建一些规制,便宜些,也能早些建好。”

  这些人当真是个个聪明机变,用他们园子改建行宫,虽然将来宣康帝住过之后便即封锁,也不再是他们家,但是传出去,对于他们而言,都是极大体面。

  林如海自知其理,道:“若是园子征用了,将来可就不是你们了。”

  吴越笑道:“那又如何?能得圣人临幸,便是我们几辈子修不来福分,改建行宫,圣人住过之后,我们谁还敢进去呢?”

  商议妥当,凑了上百万银子,另外砖瓦木石和工匠图样都不必林如海费心,各家盐商都送来了,所需摆设各家也都拣好送来,所需绸缎布匹亦有苏州织造府和江宁织造府送来,扬州离金陵极近,甄家接过驾,也打发老人过来帮衬。各家都用心料理,一应齐备,围上了连成一片园子,重丈量了地方,堆山凿池,请了扬州泰半工匠一起动手。

  除了他们外,江南一带其他商贾哪有不出钱?金家得林家庇佑,当即送来无数东西和二十万两银子。薛家听闻,焉能落后,薛姨妈虽不好出面,也让管家送了钱过来。

  林如海忙得脚不沾地,除了处理公务,便是巡视工程。他深知帝皇南巡,苦是百姓,这回,他没有过于征用百姓,且还吩咐所有官员亲兵不许扰民,宣康帝南巡前,总得先行派大臣率领亲兵将校沿途勘察道路、住所、桥梁等等,常常肆意勒索百姓,往往得不到好处,便以各种名义扰百姓。外面林如海不好管,但是他所辖之处他管得住。

  宣康帝南巡消息江南百姓没有不知道,见此,加觉得林如海爱民如子,感激不已。有一位极老老人叹道:“想当初太祖皇帝南巡时候,那是何等场面,为了修路修桥,连我们家祖坟田地都平了。还是林大人好啊,咱们扬州百姓不吃苦。”

  听闻此言,就有人腹疑窦,笑问道:“太祖皇帝南巡,那时多少年前事儿了?您竟然知道?回銮时都是住金陵,咱们这里是扬州,您老人家怎么见到那些场面?”

  那老人振振有词地道:“你们知道什么?太祖皇帝南巡时候,我也是扬州本地一个小官儿呢,那时二十来岁年纪。太祖皇帝南巡,就是路过扬州然后才去金陵,咱们扬州那时候驾金陵之前呢。那时咱们不懂事,令前来勘察官老爷们不高兴,便说要修路,又要修桥,平了我们家祖坟,还占了别人家田地,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不过太祖皇帝并未久留,很就起驾去金陵了,后来祖坟也都修缮了。”

  旁人听了,感慨道:“这么说来,咱们林大人真真是为民着想了。”

  那老人笑道:“那是当然。我姑妈就是嫁到了金陵,我听她老人家说过几次,太祖皇帝临幸金陵时,家家户户都要穿衣鞋,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官府出钱给置办,所有乞丐民一概都撵出金陵,都不叫出现呢!咱们林大人为人坦诚,并未如此做,可见是想叫圣人老爷亲眼瞧瞧咱们扬州本,而不是特特哄人。”

  有人问道:“官府那样好?还置办衣裳鞋袜?”

  那老人冷笑一声,道:“不过都是为了本地官员面子,好叫太祖皇帝觉得人间处处太平,百姓个个丰衣足食罢了,等圣驾离开,那便又是另一副嘴脸了。”

  众人听了,暗暗纳罕。

  这老人乃是本地乡绅,太祖皇帝南巡时,他亦接驾之列,只是他生耿直,不愿欺君罔上,遂不容于同僚,太祖皇帝南巡至扬州时,他已被免了职务。今见林如海虽筹措建造行宫,却没扰百姓半分,心里对林如海自然敬重异常。

  俞恒静静听了一回,侧头问林睿道:“果然有此事?”

  林睿淡淡地道:“许多事无风不起,若是没有影儿事,自然没人说,既然有人说,想来是真。”他嘴里如此说,心里却信了,他曾经听林如海讲述从前事情,比这还凄惨事多着呢,只是未曾记录于册罢了。

  俞恒叹了一口气,不再言语。

  林睿听到人赞叹林如海行事本,心里暗暗得意,但是想到扬州此处虽因林如海之故,百姓平安无事,可是别处呢?有几个官员愿意以本呈现于宣康帝跟前?

  因宣康帝指明让林如海接驾,也就是说等宣康帝到了江南,回銮时,住扬州,各处官员大大小小但凡能暂时离开,都蜂拥而至,和林如海商议,也愿意略绵薄之力,许多女眷家属也都往林家拜见贾,络绎不绝。

  林睿和俞恒两个年纪都不小了,都暂且放下功课,帮衬料理外务。

  林如海有心让他们先经历世事,因此去巡查建造行宫时,都带他们过去,旁人见状,知晓林如海用意,也都十分恭维,尤其俞恒是太子妃兄弟,比林睿身份尊贵,没有人阻拦他们跟着林如海一起。

  短短时间,两人经林如海熏陶,都觉得宣康帝南巡容易,苦是百姓。

  他们看眼中苦,还是因为林如海缘故,没有吃到多少苦呢。

  不几,林如海得了南巡名单,此时此刻宣康帝已经启程了,宣康帝磁带了皇后、皇长孙并几位嫔妃,四皇子、七皇子和九皇子等人随驾,留太子坐镇京城监国,一应事务都由太子做主,若遇到难以决断大事,命人马加鞭送折子御览。

  太子倒想跟着去,可惜宣康帝不放心别人监国,只能留下。宣康帝除了后妃儿子外,孙子一辈只带了皇长孙一人,倒是意外之喜,临行前密密嘱咐了一番。

  皇长孙和俞恒年纪相仿,已经颇为懂事了,当然明白太子意思,如何不谨慎小心。

  南巡队伍启程,扬州忙得热火朝天,片刻不停,黛玉隐隐有几分不悦,林如海从前虽然忙碌,却从来没有忙碌到这等地步,一睡不到两三个时辰,每天都是寅时离家,将及子时方回,自己几乎连面都见不到,好容易见到一回,却发现短短月余,父亲便瘦了许多,鬓边白发亦如霜,看得黛玉心疼不已。

  她今年八岁,颇为懂事,学又不是闺阁书籍,如何不知南巡惹出来烦恼。

  扬州上上下下都忙,何况他们家,一时连学都不上了,林如海身边无人,连方先生都请去了,方先生才学极高,请他去为园林题词等等,林如海和贾忙,一忙公务,一接待各家女眷,黛玉只能带着林智随贾应酬,连自己生日都忘了。

  林如海却记得女儿生日,陪她吃了一顿午饭,便又去忙了。

  黛玉忍不住抱怨道:“我竟不知道这南巡是为了什么。爹爹说过,各处官员得了消息,未免让圣人训斥,总会先赶穷苦百姓,剩下必定令其衣着鲜亮,夹道跪时,一片盛世太平气象,圣上见到这些,不知内里,又能巡查到几分呢?”

  饭后又有女眷来拜,贾早出去了,家里只剩林睿和林智,听了这话,林睿忙道:“这话咱们私底下说也就是了,不许说出去,免得大不敬。”

  黛玉横了他一眼,道:“放心,我如何不知?只是觉得太奢靡了些。”

  林睿轻轻一笑,道:“你没亲眼见到正建行宫,那才是风富贵,天底下好都上头了,这一回,没个几百万,怕是建造不起行宫来。”

  黛玉蹙眉道:“难道就不能俭省些?非得建个行宫,方显忠心不成?”

  林睿走过来,摸了摸她鬓边玉珠花,道:“便是俭省,又能俭省几何?宫中所用皆有定例,咱们扬州官员又不用,一概都得用,就得花钱。何况,总不能咱们小小衙门驾,上头没有说明,咱们就得建造行宫。”

  黛玉低声道:“何必呢?百姓日子本就不好过,偏还如此。有这么许多银子,还不如赈济各处流离失所百姓,叫他们有个好日子过,或者送到边疆,让将士吃穿暖,加用心抵御外患,保家卫国,那才是正经用到实处。现南巡、驾都是虚,只能让百姓苦。怎么就没人劝谏圣人一声呢?一句南巡,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难怪父亲常常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黛玉今才算知道了。幸亏父亲并没有因此勒索百姓,都是各家官员盐商大贾凑钱凑东西。

  林睿微微苦笑,叹道:“若是能劝,也不致于此了。你想,圣人登基之后,朝文武都说太平盛世,百姓日子也确比从前好过了些,圣人年将花甲,不似太祖皇帝那般共计南巡六次,想必只有一次,大家只有高兴,多官员还想捞银子呢。”

  黛玉不语,心里同情百姓了。

  她如此,林睿何尝不是如此?他跟着林如海外面走动,看到知道多,现今都二月了,行宫得宣康帝抵达之前建好,几乎都是昼夜不分地赶工。

  黛玉帮不到父母什么,便量带着弟弟,不给父母添烦恼。

  两个月后,圣驾抵达扬州。行宫早已妥当,林如海作为两淮盐运使,品级居扬州之首,早带了官员驾,因是四月,正值暮之际,倒也不十分炎热,只是天公不作美,宣康帝抵达时,乌云阵阵,凉风习习,密雨绵绵,然而官员百姓仍旧是夹道跪

  贾乃为命妇,虽非其首,但和俞老太太早带着各家命妇去皇后嫔妃等,如此一来,林家便只剩林睿和黛玉、林智姐弟了。

  黛玉推开窗,望着外面一点雨丝落芭蕉上,洗去尘埃,显得翠滴。黛玉眼里闪过丝丝忧虑,道:“驾时候没有遮风挡雨地儿,妈妈倒也罢了,是女眷,轻易不面,便是等着拜见后妃娘娘们也都是行宫外面等候,但是爹爹带着官员和百姓,必定会淋雨。爹爹这几个月来忙得吃睡不好,若是着了凉可怎么好?”

  说毕,黛玉忙扬声吩咐雪雁道:“去跟厨房说一声,浓浓地熬了姜汤放灶台上,等老爷太太回来,立即送来喝下,好驱散寒气,另外,再把大夫请来等着,诊过脉才能放心。”

  雪雁清脆利落地答应了,然后去吩咐。

  她虽没什么本事,做事也不如别人利落,一团孩子气,唯有一手针线还过得去,但是因为她对黛玉忠心耿耿,林如海待她和颜悦,因此现今是黛玉身边一等丫鬟了。

  林睿见黛玉行事,暗暗点头。

  黛玉担心父母,心中颇为烦闷,林智见状,忙说话给她解闷,正说话间,忽然管家媳妇气吁吁地跑进来,道:“大爷、姑娘、二爷,老爷打发人传话来,说圣人问起大爷、姑娘和二爷,叫大爷、姑娘和二爷即刻换了衣裳过去见驾!”

  三人顿时怔住了,他们都是无职之人,竟然要见他们?林睿和林智还罢了,他们是林如海儿子,黛玉却是个女孩儿,难道宣康帝也要见她?

  黛玉先回过神,问道:“没有听错?怎么还有我呢?外眷无职,岂能面圣?”

  管家媳妇道:“姑娘不必疑虑,圣人特特说明了,就是见大爷、姑娘和二爷,并未说不见姑娘,来传话人也是这么说。”

  林睿对黛玉道:“速速换衣裳,这就过去。”

  说完,林睿又吩咐管家媳妇道:“外面马车备好,换好衣裳就出去。谁来传话?叫进来我见见,廊下,我出去。”

  来传话是鸣琴,笑容面,道:“圣人还没进行宫呢,才到扬州,老爷带官民驾,圣人便问起了大爷和姑娘、二爷,说要见一见,叫去行宫等着。因此,大爷和姑娘、二爷换了衣裳,先去行宫等着。”

  林睿沉片刻,回屋换衣。

  幸而他们虽不必面圣,却早就预备好了衣裳,顷刻间就各自换好了,外面马车都备好了,丫鬟仆妇撑伞扶着上车,外面小厮方至二门抬车厢出去套马,急急忙忙地赶往行宫。

  因驾之故,又逢下雨之,街上虽偶有行人,却都不多,行走间都寂静无声。

  他们到了行宫,早有太监引他们一屋等候。

  此时此刻宣康帝犹路上,路旁挤挤挨挨皆是百姓,男女老幼都有,扬州本是风富贵之地,虽说林如海并未强求他们个个衣着光鲜,但是为了见到圣人,他们不自觉地就打扮得齐整了,拜伏地,不敢抬头,衣裳被雨丝沾了也顾不得。

  宣康帝看眼里,脸上皆是笑容,问过林如海话后,又命人叫几个百姓上前。

  林如海恭恭敬敬地退后,但是宣康帝不问别人,先叫林如海上前,足见恩宠,旁人都羡慕不已。林如海若有所觉,并不意,他多年不见宣康帝了,宣康帝须发皆白,唯有面色十分红润,周围护卫森严之极,而皇长孙、四皇子、七皇子和九皇子等都侍立一旁,只有四皇子对自己似有敌意。林如海暗暗叹息,七皇子都放弃了,四皇子如此,只是自寻死路。

  九皇子此行还带了赵安一起,跟皇后嫔妃等人一处,他看了看林如海,还记得赵安出阁时林睿劳心劳力情景,望向林如海目光十分柔和。

  宣康帝正问百姓衣食是否丰足、收成如何等,过来百姓战战兢兢,回答道:“都好得很,自从林大人就任这些年,比从前日子过得强了几倍。”林如海坦坦,没有让人教导百姓如何言语,但是他多年功绩都看众人眼里,心里如何不感激。

  宣康帝听他们对林如海称赞不绝,不由得笑问道:“你们说林大人是个好官?”

  回答笑道:“林大人自然是好官,是少有好官。圣上老爷知人善任,给了咱们这样好官,不说林大人任上功绩,就是修桥铺路、济贫救灾事儿做也不是一回两回,得林大人家救济人不知道有多少。说起来,都是圣人老爷恩典,没有圣人老爷,就没有林大人这样官,也没有咱们丰衣足食日子。”

  宣康帝龙颜大悦,笑对林如海道:“听听,都说卿家极好呢。”

  林如海道:“微臣惭愧,哪有他们说那样好,唯有庇护百姓之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安居乐业丰衣足食,逢灾遇难时候死伤少,那才是真正好官,微臣差远了。”林如海确实羞愧不已,他自觉没有人人口中那么好。

  宣康帝笑道:“百姓说卿家好,卿家便是好,何必自谦?”

  转头又问上前几个百姓道:“你们有什么心愿?朕这里,必定允你们。”

  听到宣康帝意许他们一个愿望,众人不觉都有些愕然,半才回过神,有人乍着胆子道:“俺就想要几亩良田,一口瓦屋,俺家地都是薄田,不如良田肥沃,收成也低,俺有了良田,好好耕种,好叫俺老娘吃上白米白面。”

  宣康帝微微一怔,随即有些动容,点头道:“好,朕就让人给你几亩良田,一口瓦屋。如海,你替朕记着,派人去料理,所需银子都从朝廷出。”

  林如海瞧着说话庄稼汉,不过二十来岁年纪,一脸淳朴,他不暗暗一叹,确,良田好地都被权势所占,寻常百姓能有几亩中等田就已经极好了,有良田,也都是一些零星,听了宣康帝话,躬身道:“几亩地,一口瓦屋,不过就是几十两银子事儿,微臣便能替陛下解忧,何必动用国库银子?微臣颇有几分家业,此事置办得了。”

  宣康帝讶然道:“几十两银子即可?”怎地如此便宜?这句话宣康帝没有出口,心里却怀疑宫中报价,按照那些价,几亩地一口瓦屋可不是几十两银子就能置办。

  林如海一眼就看出了宣康帝疑问,他亦对户部采办抬高物价几十倍举动十分不,淡淡笑道:“回陛下,一口三间瓦屋十两银子绰绰有余,一亩良田八两银子,五亩也不过四十两,加起来,也就五十两。”

  宣康帝若有所思,又问那庄稼汉道:“难道你们白米白面都吃不到?”

  庄稼汉听了,挠了挠头,道:“也不是吃不上,偶尔还是能吃到一点子,只是谁经常吃这些?一家老小几口人,个个都吃话,吃不起。因此平常都是吃些窝窝头、面卷子、糙米饭。能填肚子就很好了,谁吃得那样精细。”

  宣康帝问道:“你们现今吃穿物价几何?”

  庄稼汉似懂非懂,连忙看向林如海,这些官员中,他们相信林如海。不是说刘瑛做官就不好,刘瑛做官多年来,也一直善待百姓,但是终究不如林如海心怀百姓,近年来他们家进项几乎都贴到了百姓身上,谁不记心里。

  林如海笑道:“圣人问你,平常穿衣买布多少钱,吃食买饭多少钱,譬如白菜、鸡蛋、油盐酱醋茶等等。”

  那庄稼汉忙道:“棉布三百文一匹,猪三十五文钱一斤,羊八十文一斤,红糖一百文一斤,鸡蛋三文钱两个,便宜时候,一文钱就能买一个鸡蛋了。不过我们可吃不起鸡蛋,平常不买,家里养话就吃几个,大多数都是攒起来卖掉。”陆陆续续,又说了些其他东西价格,宣康帝看来,都是十分便宜。

  宣康帝眼里闪过一丝怒,旋即平淡如常,问完,又问其他人心愿,有说想见见金银是什么模样,宣康帝命林如海记住到时候赏他些金银锞子,也有说想穿绫罗绸缎,林如海便记心里好叫人送她两匹绸缎,总而言之,心愿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后,却有一个老者道:“只求圣人让林大人我们这里多做几年官,咱们好多享几年福。”如果林睿和俞恒这里,一定会认出来,他就是那个说自己家祖坟被平老人。

  宣康帝一一都答应了,方起驾去行宫。

  林睿等人早就等那里了,待宣康帝銮驾到处,忙都跪旁边,半点不敢看,眼见着侍卫护从宫女太监从跟前走过,半,方有太监来宣,却是林睿曾经认识大明宫内相卢,笑嘻嘻地道:“公子姑娘有礼了,老爷宣三位觐见。”

  林睿忙带着黛玉和林智进去,殿里寂静非常,只能听到他们请安声音。

  宣康帝此行也带了不少文武群臣跟着,但此时里面没有外人,只有几个儿孙,以及林如海,他几年前见过林睿,此时初见黛玉和林智两个,竟都是冰雕玉琢人物,且进退有度,不觉笑道:“林卿家,这就是你那个生花朝节女公子?”

  宣康帝面目慈和,语音柔和,但是掩不住话中威严之气。林如海宠溺女儿事情十停里有八停人知道,读书识字亦如男儿,宣康帝也听说过几次。

  黛玉幼时常随林如海见外男,他们常逗黛玉唱曲作诗,七八岁后才不大见了,听宣康帝问话,倒也没有畏惧,心里只是想着和寻常人一样语气,没什么不同之处。不过宣康帝并没有问她话,而是问林如海,黛玉自然屏声静气,一言不发。

  林如海见宣康帝没有先问林睿和林智,反而问黛玉,心头一凛,不知道宣康帝这是何意,忙躬身道:“回陛下,正是小女。”

  宣康帝听了,转头看着站地下黛玉,形容举止,与众不同,果然众人之上,不愧是生花朝节得灵台相面说来历不凡女孩子,遂笑问道:“你今年多大了?叫什么名字?”宣康帝乃是年将花甲一老人,黛玉却是小小女孩,问话不必避讳丝毫,口即出。

  黛玉眉头微微一蹙,瞥了诸位皇子皇孙,细声细气地说了年纪名字。

  宣康帝笑道:“倒是个好名字,想来是按着兄弟取名。林卿家,朕看你这个女儿不负花朝节生日,当真了不得。”

  林如海谦逊不已,宣康帝再怎么夸赞黛玉,她也只是个女孩子。

  宣康帝又问黛玉读什么书,家常做什么,见她言谈举止不俗,益发喜爱,此时外面通报说各家公子俱到了,原是宣康帝要见,宣康帝命卢道:“皇后她们都后面呢,想来诸命妇俱,送林姑娘过去,等人散了,好随她母亲一同回去。”

  卢答应一声,领着黛玉往后头去了,宣康帝这边方宣其他公子进来。

  宣康帝来了扬州一趟,总不能只见林睿一个,除了俞恒是必见,还有刘瑛家公子等等,其中唯有水溶守孝未至,北静太妃亦没来,女眷中以俞老太太和贾为首,俞老太太丈夫儿子品级皆高,贾也是一品夫人,拜见毕,正坐着说话,忽见卢引着黛玉过来,旁人犹不曾如何,贾和俞老太太却是面色一变,不知黛玉几时过来。

  待卢说明,黛玉行过礼后,皇后细细打量一回,笑道:“好孩子,过来让我瞧瞧。”

  黛玉无奈,只得依言上前。

  皇后拉着她手,宣康帝今宣召女孩子只有黛玉一人,皇后难免上心,笑夸了几句,对贾道:“是个好孩子,后好生教养,说不得是有造化也未可知。”

  贾心中叹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她并不想女儿做林中之木,只得躬身笑道:“娘娘谬赞了,小女不懂事,也就是多读了两本书,因她父亲兄弟之故,年纪又实小,才得了圣上宣召罢了。论起来,不及各家千金多矣。”

  座各家诰命听了,心里顿时舒坦了些,虽然知道林家比他们家强,可是谁也不愿一自己女儿被比下去,单单只有黛玉被宣康帝宣召。

  皇后看着她们,微微一笑,道:“这回要停留好些时候,明儿都把各家千金带来我瞧瞧。”

  一干人等听了这话,忙都口答应,心中暗暗欢喜。

  闻听前面宣康帝赐宴,也有赐给命妇,众人连忙磕头谢恩,黛玉已回到贾身边,亦随着行礼,跟母亲身边,她方略略心安好些,起身时,忽然见到皇后身边一个二十来岁女官打扮女子盯着自己母女不放,不由得微微蹙眉。

  黛玉见那女子妆华丽,颜色鲜,觉得隐约有一丝儿面善,悄悄扯了扯贾衣袖,贾顺着她目光看去,叹了一口气,她早见到皇后跟前侍奉元了,不过黛玉不认得。

  黛玉见贾如此,登时猜测到了几分,想来是二舅舅家进宫做女史元了。

  正想着,皇后忽然指着元道:“贾女史,好容易来一趟江南,你去服侍你姑姑罢。”皇后知道林如海本事,自己儿子不争了,她也想善待贾,毕竟她能看得出来,宣康帝和太子都十分看重林如海,说不定将来自己儿子将来太子眼里还不如林如海。

  元羡慕这位姑妈和这位表妹,听了这话,忙躬身应是,袅袅婷婷地走过来。

  贾和黛玉母女坦然受之。

  所谓让元服侍,也不过是宴上倒酒布菜,无可记述之处。

  用过宴,各人告退,皇后命女官、宫女送她们出去,元送贾和黛玉到门口,即将上车了,看着元一脸言又止,贾叹息一声,道:“有什么话,你就说,你今年也有二十多岁了,若是你想出宫,我倒能帮你一把。”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补齐了啊,不过一点了,我滚去睡觉了,今天太卡,又删了很多很多内容,主要是四皇子设计师太sB,就删除了,还是半隐半好。
上一章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下一章 ( → )
阿喜小说网为您收集整理并提供红楼之林如海重生最新章节,《红楼之林如海重生》是作者双面人的倾力之作,红楼之林如海重生全文免费阅读尽在阿喜小说网。请按键盘上Ctrl+D,收藏本书,以方便日后阅读红楼之林如海重生无弹窗。